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院士导师称对“神论文”一无所知

 作者: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0/1/14 10:07:50 字体大小:

昨日,一篇“神论文”刷屏网络,其内容令人瞠目——“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文章发表于《冰川冻土》2013年第5期,刊发题目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详情请戳<<<

 

在“神论文”引爆网络后,《冰川冻土》编辑部发表官方声明决定撤稿。

该论文作者徐中民的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程国栋,同时也是《冰川冻土》的主编,在回复澎湃新闻时表示,“我2011年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对期刊的关心很少。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我事先一无所知,但作为主编事后没做任何处理,应负重要责任。我已正式向领导申请引咎辞职,辞去主编的职务。”

当《中国新闻周刊》向徐中民询问,其导师程国栋对争议论文及其他类似论文的发表是否知情时,徐中民的回应为,“与文章内容无关的都是无效问题。”之后,他反问说,“你怎么不从科学家正面形象角度去解读?”并称“我独行惯了,用不着发声。”

另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徐中民还曾将引发争议的上述“神论文”编成一本书出版,书名为《生态经济学的集成研究框架——闲想鹤仪形》,共50页,由黄河水利出版社于2013年12月出版。该书的内容框架与争议论文基本一致,且程国栋曾为该书做过推荐。推荐语为:“科研人员要成其大,一要有十年铸一剑的精神;二要有江海纳百川的气度;三要有长空挥彩笔的志向。”

截至目前,关于此论文的系列相关问题,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等也做出了相关回应说明: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该文确实存在与期刊学术定位不符等问题

近日,网上出现质疑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主办期刊《冰川冻土》2013年第5期刊发文章《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性不足的信息。

昨晚,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发布“关于《冰川冻土》期刊发文不当问题的说明”,称经初步了解,该文确实存在与期刊学术定位不符等问题。

说明还表示,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将尽快成立调查组,认真调查相关问题,切实做好处理、整改工作,坚决杜绝类似情况。

作者回应:不能视为拍马屁,自然科学家需要情感注入

1月12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了论文作者徐中民。他表示,引发热议的论文确实是他写的。他说,自然科学家需要情感注入,需要点文史哲的知识,万事视为水,有情才生春。自然科学没有情感的注入,就是冷冰冰的。

上游新闻报道截图

徐中民还称,热议论文只是其中一篇,其他篇就进入论文要点。热议文章表面上看起来有点问题,实际问题潜伏得非常深刻,对目前地理学沉溺于科学的预测未来是很大的补充,主要就是探讨如何攀登上共同发展之路。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根据徐中民的推荐,记者在其微信公号看到了《科研之路的认识过程——感师恩》《理论系列一:共同发展之路》《张掖市纵横捭阖展其势》等文章,并在中国知网找到了他提到的一篇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版)》(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8年第3期的 《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共同的发展之路:向心和离心动力学之间的张力》)。

在《科研之路的认识过程——感师恩》一文中,徐中民提到自己从“被动接受程国栋的教诲转向了观察他的工作和行为”,迅速完成了《论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勾勒出了共同的发展之路,作为个人未来的图景。

徐中民向澎湃新闻解释,《张掖市纵横捭阖展其势》和《理论与实践(I)》《理论与实践(II)》一个是工作实践,一个是生活(方面)的,他把它们总结成共同发展之路。此外还有《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他称这几篇文章讲的一个道理,核心内容一样,都是正反馈环。

徐中民在《理论与实践(I)》中写到的天人之际图,即他提到的正反馈环之一。

徐中民称,不能看举了一个老师和师娘的例子,就理解为拍马屁,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不是从他们俩身上总结一个什么理论,它是一个普适的结构,别的家庭也有,那些和睦的家庭也有。看起来是拍马屁,实际上是一个人有感而发的东西。夫妻之间和睦共处的关系,就是理论体系的核心,正反馈环、互相补充的关系。

澎湃新闻报道截图

对于在《理论与实践(I)》中提到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给导师做饭是一种义务”等观点,徐中民认为这是对的,是一个家庭和谐的基础,“这是代表我自己的观点,各有各的看法。”他说,夫妻相互之间是一种互补的正反馈环的联系,他身边的同事,一般的家庭都是这样,“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大惊小怪啊”。

徐中民还称,《理论与实践(I)》《理论与实践(II)》这两篇文章是人文科学,他在单位搞自然科学,但自然科学需要有文史哲的背景,这样才会转化思维方式,但是这中间过程好难,因为要转过身来看边上人的优点。对于这两篇文章的立论,徐中民认为没有问题,因为在此基础上,后面发表了《The common developmental road: tensions among centripetal and centrifugal dynamics》,“一般根本写不上去(备注:难以发表)”。

论文属获资两百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与实践(I)》、《理论与实践(II)》内文均提到,该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125019)资助”。

据冰点周刊公号,根据众多学者论文和中科院寒区旱区科学数据中心等公布的信息,编号为“91125019”的基金项目,指的是“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大研究计划下的重点项目之一。2010年启动的这项重大研究计划,被称为“黑河计划”,程国栋院士担任“黑河计划”专家组组长。2014年,程国栋院士及其团队发表关于黑河集成研究的综述文章,作者就包括徐中民研究员。

冰点周刊公号截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机构此前公布,“黑河计划”以黑河流域为特定研究区域,探讨中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水-经济的相互联系,预算总经费为1.5亿元。其中,重点项目的资助强度约为200万~300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运行机制下,申请者需要提交项目计划书提出申请,经过同行评审通过后获得资助。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规定,项目参与者不按照项目计划书开展研究、擅自变更研究内容或者研究计划,会受到警告、追回资助经费等处罚。

徐中民研究员的这项研究,与“黑河计划”有何必然联系,是否偏离了项目计划书所设定的内容,“91125019”号项目的负责人是谁,仍需要基金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所涉学者作出正式回答。

澎湃新闻报道截图

澎湃新闻从科学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栏目中查询到,这两篇论文属于《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成果,项目负责人是徐中民,依托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现已并入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属于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金额为200万元。

《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属于重大研究计划,资助金额为200万元。科学网截图

该项目结题摘要提及,通过研究期内的工作,项目组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形而上方面,从中国的传统阴阳平衡的文化入手,结合了西方的传统文化,以黑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为案例,搭建了一条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在这一过程中,提出了天人之际的发展理论,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方法论,在总结研究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四种大而化之途径,这与黑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实践是一致的,中间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该项目成果包括五方面: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理论篇;生态经济学的研究进展,实践篇;上升型的生态视角;生态经济学的集成研究框架;第三窗口——超越牛顿和达尔文的自然生活。其中,《理论与实践(I)》、《理论与实践(II)》这两篇论文属于“生态经济学的集成研究框架”成果。

《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成果。科学网截图

徐中民论文中提到的导师程国栋的名字,也出现在了上述《黑河流域中游水-生态-经济模型综合研究》项目成果的作者一栏。

来源:科技日报综合自中国新闻周刊、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上游新闻、冰点周刊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