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人才“帽子”引发7大问题,“起点”为何变“终点”?

 作者:樊秀娣 来源:科学网 发布时间:2020/1/21 9:50:03 字体大小:

作者 | 樊秀娣(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在本文中,所谓人才“帽子”,主要指入选国家各部委人才计划或人才项目而拥有的相应称号。

人才计划或人才项目设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其初衷是为吸引、留住人才以及改善、提高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此举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历史意义毋庸置疑。

然而时至今日,人才计划和人才项目已逐步被异化为以称号评价人才、以称号的级别决定人才“价码”的所谓人才“帽子”一说。

人才“帽子”问题的实质在于把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起点”变成了“终点”。

从根本上说,人才“帽子”至多是对学者之前学术成就的肯定和对其未来学术产出的预期。

从人才计划或人才项目的角度出发,管理者理应为“帽子”人才提供后继服务并做好对其学术产出的鉴定、验收工作。无疑,人才“帽子”只是科研活动的“起点”。

然而,如今人才“帽子”被行政管理者当作评价个体和教育科研机构学术绩效以及配置学术资源的主要指标,这就一下子把人才“帽子”当作了重要学术成果的“终点”。

在这样的学术评价和管理背景下,各方看重、争抢人才“帽子”,不是为了“帽子”人才未来的学术贡献,而是为了人才“帽子”现有的学术“分量”,科学研究的“起点”摇身变成了功成名就的“终点”。

这种背离初衷之举,为人才“帽子”的运作埋下或带来了许多风险。

事实上,近年来学界对于因人才“帽子”而起的各种问题已有强烈质疑,为此,必须严肃认真对待。

第一,人才“帽子”成为学者至上的职业目标。

一旦人才“帽子”固化为学者学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标签,它自然就成为了学者职业生涯的最高奋斗目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学者势必要在争取“帽子”的“硬通货”,如论文、项目上狠下功夫。

这就是国内教育科研机构一直强调不能“重科研、轻教学”,不能“唯论文、唯项目”,而现实是此种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难以纠正,甚至有愈演愈烈之趋势的根本原因。

在人才“帽子”备受推崇的学术环境里,教育科研人员的认知和行为目标,怎么可能不受现实需求所左右?

第二,学校管理制度在“帽子”人才面前失效。

国内大多数教育科研机构不乏完备而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但现实是教师违纪违规问题依然存在,如研究生导师从不面对面地指导学生,还有教师给本科生上课,竟然上课不到课堂或在课堂上玩手机、打电话、吃零食等。

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胆敢明目张胆违纪违规的人,往往就是那些有头有脸的“帽子”人才。

原因很简单,这种严重失职行为,换作普通教师早就“吃不了兜着走”了,而只有能够为学校带来名利的“帽子”人才,才有无视校纪、校规的“特权”。

第三,待遇不公平现象被堂而皇之地合理化。

同一个学者,在有无人才“帽子”前后干同样的活儿,但前后境遇却大相径庭;同一群学者,干着同样的活儿,个体的待遇却因有无人才“帽子”而差距悬殊。

种种现象说明学者获得的学术资源和劳动报酬与人才“帽子”关系密切,却与个体的实际付出和贡献关系不大。

这种明显违反《劳动法》按劳取酬原则的做法,普通学者(无人才“帽子”)敢怒不敢言,因为缺“帽子”只能自认“低人一筹”。

日前又有高校在内部搞出类似“帽子”花样,普通学者更感“雪上加霜”。

第四,催生了一种让高校快速上位的“秘诀”。

行政管理者把人才“帽子”作为评价高校的核心指标,所以只要引进“帽子”人才,就能让学校的数据指标立马改善。

于是乎,有些财大气粗的地区和高校,对“帽子”人才不做全面考量,不管需要与否,只要有引进的可能,就一概不惜重金收入囊中,并以此来体现工作业绩。

这种投机取巧、无视规则的做法,且不说扰乱了正常的人才流动秩序,单就学校的学术生态和教育科研而言,靠盲目争抢得来的人才,也未必能很好地融入集体和发挥特长,相反很可能会损耗整个团队的效能。

第五,“帽子”人才的各种不端行径常被庇护。

不客气地说,被曝光的学界违法乱纪和严重学术不端问题,大多出在“帽子”人才身上。这既有当事人师德师风和法律意识的问题,也有组织领导“纵容”的因素。

人才“帽子”能够为机构换得学术地位并带来经济效益,而且人才“帽子”也代表着机构的学术形象,所以机构领导即使清楚“帽子”人才身上的严重问题,也往往采取姑息拖延、避重就轻的做法。

这从我国学术机构内部成员的不法行为都由外部“捅出”的现象见一斑,而这种庇护将毁掉人才“帽子”和学术环境的“清白”。

第六,既得利益者拉帮结派形成利益共同体。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学界已经形成了以“帽子”为标签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圈子,这种说法可能有点过头,但“帽子”人才结成联盟、互送利益的现象并不少见,这在学界已引起广泛不满和担忧。

“帽子”人才本该最有条件安心地开展学术研究,现在却也卷入“拜码头、拉山头”这种学者最避讳的俗流。

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才“帽子”的初衷正被各种名利交换和兑现所“篡改”,更严重的是从中还滋生出弄虚作假、评委串通、行贿受贿、恶意套利等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问题。

第七,人才“帽子”的名利化玷污了科研信仰。

因为人才“帽子”,科研人员被高低分档且“帽子”人才有许多“特权”,这与严谨求实、民主平等、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科学研究者出于兴趣爱好探索未知世界,他们中的许多人不受名利约束,心甘情愿长期坐“冷板凳”,吸引和支撑他们的是发现真理、揭示真相的科学理想。

从本质上讲,科研活动不论结果满意与否,所有的付出都有价值,所有的劳动都值得尊重。

所以,以“帽”取人、凭“帽”获利违背科研信仰,不利于学者潜心科研而获得重大成果。

人才“帽子”应是科研的起点,而不是名利的终点。

要改革以行政为主导的学术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认清人才“帽子”是投入而非产出指标。

以今日中国之实力,应给予基础科研人员体面而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让有“帽子”和无“帽子”人才都能安心回归到科研活动中去,再不能让人才“帽子”负面效应泛滥下去。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