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不正经”招生帖爆火惹争议!28岁985准聘副教授回应

 作者:赵广立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5/15 9:04:11 字体大小:

最近,28岁的陕西女孩邵典“火”出了圈。

不是因为年纪轻轻成为西北工业大学准聘副教授,也不是曾婉拒令无数人艳羡的华为天才少年计划offer,而是源于一篇《不正经招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这篇夹杂着大量表情包和“段子”的《指南》,话术俏皮、幽默,在小木虫、微信群、知乎等平台发布后,引发大量关注,被称“预订西工大最火老师”;但随后也引发诸多争议,“学术一般”“情绪不稳定”“饭圈文化”等标签纷至沓来。

“巨大的流量和关注,也给我带来了一头黑暗的怪物,让我面临着日渐陡增的无端指责、无成本造谣和各种骚扰。”在受到各类“特别关照”之后,邵典在知乎的招生帖下这样写道(目前已被删除)。截至发稿,这条招生帖已收到近7000“赞同”。

之后,知乎“西北工业大学邵典老师发布「不正经招生指南」爆火,如何看待邵典老师发布的招生贴,是否推荐报考?”问题也被顶上热搜,邵典的“亲自答”被点赞最多,她称发帖前得到了院长支持“很感动”,并表示:“莫名其妙的热搜,让我很困扰。”

邵典 图源: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

招生帖爆火之下,疑似遭人“线上抹黑线下举报”

邵典何许人也?

笔者综合西北工业大学官网邵典个人教师主页、中国教育在线等信息了解到,邵典高中就读于西安市铁一中学,2013年经“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进入北京大学,就读信息科学专业(大类),并于2017年以“北大优秀毕业生”毕业;之后经AI科学家、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推荐,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深造,在该校多媒体实验室(即MMLab)师从林达华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其学术代表作“FineGym”获得了计算机视觉领域顶级会议CVPR的“满分论文”,导师林达华发圈说,这是“记忆中首次收获final rating满分的论文”,赞誉有加。

在求职过程中,邵典曾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拿到过腾讯“大咖”、百度AIDU、快手“快Star”等多个知名“大厂”的offer。但她只在工业界短暂停留,并于2023年1月入职西北工业大学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工大无人院”),其招生帖即其首次在西北工业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

回到《指南》,这并不是一篇多“不正经”的招生帖。

发帖中,邵典“先发糖”说自己的优势:人品正直善良“欢迎考察”,有颗想做科研真诚的心,“宁缺毋滥、爱惜羽毛”,性别女长相可爱显小、有啥说啥、能抛梗接梗“喜欢用表情包”……

同时,不避讳自己的劣势,把丑话说前头(戏称“再捅刀”):学生若浮躁不真诚会被嫌弃,“玻璃心慎入”;不允许学生“水”论文,“不想扎实搞科研的慎入”;不爱写代码,不会上手帮学生debug(调试);脾气冲、语速快,是个“怼人小钢炮”……还是一个“如果我做得好非常需要学生的肯定和表扬”的“正反馈驱动型导师”。

有细心网友发现,自3月26日至4月19日,这则《指南》的不同版本先后在小木虫论坛、微信群和朋友圈、知乎等平台发布,随后邵典将知乎发帖在朋友圈转发,并附言“小邵跪求各位大佬帮忙宣传转发”,由此开始得到广泛传播。

传播效果很快拉满:本打算招个位数的学生,结果有四位数的各路人才涌入她临时创建的7个交流群里。官网教师主页访问量之大,令院系年长教师称羡。

但还没来得及高兴,糟心的事儿来了。

用邵典的话来说,《指南》这把“火”引来了许多无端的质疑、谣言甚至攻讦,质疑她上北大的途径、传言她“父母是学阀”、攻击她“天天上网聊闲天搞饭圈文化”,甚至无端猜测她“很会‘push’学生”——毕竟,这是她第一次招生,之前还从未带过自己的学生。

这些“流量”让邵典不堪其扰。“目前已经有人从线上抹黑,到线下进行恶意举报,影响到了我的工作,甚至牵连了我的家人和学生。”

在前述“亲自答”中邵典写道:“我本人不理解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也不明白举报的人的意图。是否一定要院里教训我、甚至辞退我,才会满意?”

邵典印象:科研可“舍生换价值”,老师要“成为典范”

关于邵典,西工大无人院曾于4月7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有一篇专门的介绍,文章标题为《“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记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新进教师邵典》,作者正是邵典本人(“编者按”部分除外)。

在这篇文章中,邵典自评“胆子不大韧劲挺大”,是一个“一直有向上的精神”的“普通人”。

据她介绍,她在北大读书的前两年、在“FineGym”论文还没发出的那段时间,很多次因压力太大而打过退堂鼓,但最终都“很感谢我的胆子小和脾气倔,还好我没有放弃”。

邵典对待科研的态度,也能从其《指南》招生帖和其文章中管窥一二。比如,她在《指南》中写“不允许学生功利水论文”,自己做科研也“完全是为了兴趣”。

她还化用日本作家太宰治“爱是舍生的事,我不认为是甜蜜的”这句话,引申谈到“科研是舍生的事,我不认为是甜蜜的”,并认为用“舍生”换“价值”是值得的。

有人认为邵典凭兴趣做科研是因为家里“不差钱”,邵典在对《指南》改版过程中有专门修正:不差钱是指“做科研完全是为了兴趣、不是很有物质追求这种‘不差钱’”,并非家中大富大贵;至于许多人对她科研产出不多的质疑,她在“亲自答”中也回应称:“我本人2021、2022年没有论文产出,我曾在业界短暂涉足,也有些身体原因。我接受大家对我产出不多的批评,也恳请大家给我回归学术界的机会。”

年纪轻轻成为“邵老师”,邵典在前述自撰文章中也表态“很珍惜这个新身份”,认为老师“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求真务实、教他们为人处世、教他们学知识的态度和方法,最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努力成为一种好的范例”。她还觉得自己名字叫“典”,是一种巧合,表示要把“成为学生认可的典范”作为“一生不懈追求的目标”。

入职没多久,邵典就对“邵老师”有了更多感悟。在学生赶国际计算机视觉顶会ICCV论文期间,陪学生熬通宵的过程,她体会了做老师的难处和成就感——难在“不止关注一个项目,需要同时在很多项目切换来切换去、还得时刻保持严谨和清醒”,成就感则是感到“学生认为我的意见十分有用、帮助弥足珍贵”。这件事让她觉得,“老师最大的快乐之一,大概是能做对学生有用、有帮助的人,能培养出比自己优秀数倍的学生”。

支持vs反对

尽管邵典以一个真诚、真实的青年教师形象示人,但对于这样一位二十多岁成为准聘副教授的年轻老师招生,支持报考和反对报考者,还是分成了两派阵营。

支持者认为,邵老师28岁取得的成果已经非常厉害了,其所走的路线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先准聘、再长聘”的学术路线,履历和学术都无可指摘;其吸睛的招生帖,无非是第一年招生想提前做功课,招到一些互相认可且愿意共事的学生,这种做法事先也得到了学院方面的认可,更是无可厚非。

对待科研和工作,有人留言说,“邵老师每天实验室最早到,经常为了实验室的小伙伴们跑东跑西,真的是一位特别用心的导师”;在为人处世中,支持者认为邵老师“有梗有趣又真诚”,能减少与学生间的无效沟通、拉进与学生的距离,是一个很活泛、很有趣的人,选她做导师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反对者认为,现在的“邵老师”还只是准聘副教授,非升即走的压力很大,而大多数这样的青年教师都在为“达到考核要求转长聘”“结婚生子”这两件事所费心,很难把培养学生放在第一位;还有人觉得,邵老师的课题组还不成熟,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实验管理体系、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课题途径,学生“选择很少”或“没有试错的机会”,因此给出“准聘不要选”“女导不要选”这样的建议。

同时,有人抓住邵典在招生帖中表达自己“idea多”但又自曝“不爱写代码、工程渣本渣”这一点,认为“idea能不能做出来”跟研究者的工程能力密切相关,如果最后想法不能实现,学生很可能要“背锅”。

除此外,围观者还对青年教师发《指南》这样的举动有所争议。比如有人认为邵典此举欠妥,“走向教师工作岗位,就不能用学生的处事风格来面对工作”“不正经招生指南很容易招到不正经的学生”,而且“厉害的学者不会在初始阶段过渡营销自己”,等到功成名就的时候,“自然有很多人会迁就你的个性”。但也有人认为彰显个性是个人自由,没人规定国内学术圈“就得一片死气沉沉”。

同时,还有人“声援”邵典不必对网络各种舆论太过关注,劝她把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并寄语她:“真正好的教育者应该相信自己的教育水平,而不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生源质量上。”

在早先与笔者的沟通中,邵典表达了希望“平静下来,继续投身科研”的想法,无意再去理会争议。截至发稿,邵典本人在知乎发帖和回帖的内容均已关闭评论区。

参考资料:

https://mp.weixin.qq.com/s/Ap-H2lauWUthoNgeYIdD7w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3058801

https://teacher.nwpu.edu.cn/m/2023010007

http://muchong.com/bbs/viewthread.php?tid=15656758

https://gaokao.eol.cn/shan_xi_sheng/dongtai/201212/t20121228_887504_2.shtml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