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专硕和学硕,如何“分家”?

 作者:马臻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4/9/27 9:06:12 字体大小:

专业学位硕士生(专硕)项目的设立,从顶层设计来看,是希望使研究生有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很多高校只是把专硕项目当作扩大招生规模的一种方式,专硕和学硕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楚。

如果就按照学硕的培养模式去培养专硕,对于导师和院系来说是最简单、最方便的。但眼下,随着专硕扩招,后续如何培养,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想清楚,关键是不能“拍脑袋”“一刀切”。如果我们还是一味沿用原先的同质化做法,那只会离时代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远。

近年,专业学位硕士生(专硕)持续扩招,专硕培养的定位越发引起重视,甚至一些高校开始考虑未来停止学术型硕士(学硕)招生,只招专硕和博士。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今年4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学位法,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表示,明确学位分为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等类型“是本次立法的一项重大突破。”

学硕和专硕的明确分类,也使得我们不得不直面近年来高教界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专硕、学硕在人才培养上的同质化。

培养同质化,导致专硕不“专”

人们常认为,攻读学硕是为继续深造打基础,适合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人;而读专硕是为了就业,专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就目前而言,专硕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是和学硕区分不明显,存在同质化的问题。

在理想状态中,专硕支付了更高的学费,就应该受到更“实用”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待遇、有“更好”的出路。但现实并非如此,比如,有些学校规定,专硕不能参评学业奖学金,只能参评难度更大、名额更少的冠名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有些学校招了很多研究生,暂时无法解决所有人的校内住宿,于是只能把专硕安置在校外公寓;还有些用人单位则认为专硕没有学硕优秀,在招聘时对专硕“另眼相待”……

但随着专硕规模的扩大和高校培养专硕经验的丰富,专硕教育一定会得到更多重视,培养体系也必须更加完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的发布,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专硕项目的设立,从顶层设计来看,是希望研究生有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很多高校只是把专硕项目当作扩大招生规模的一种方式,专硕和学硕之间的界限并不清楚。一些院系和课题组更是把专硕视为研究生招生名额增加的途径,导师把招收专硕当成充实课题组、增加“干活”人数的一种途径。专硕入学后,课程与学硕类似,上课也和学硕一起上,也需要进课题组做实验,甚至还被要求发表科研论文才能毕业,而对于专硕培养方案中要求的为时数月的企业实习,则采取“敲图章”“开实习证明”的方式蒙混过关。

各种“摆不平”,让专硕难按“专”的要求培养

其实,专硕和学硕培养同质化的问题并非现在才引起关注。针对这一问题,教育界的不少专家都曾提出过各种解决方案,包括严格执行专硕的培养方案,把专硕派到校外的实习基地等。但现实情况很复杂,“摆不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导师招收学生、成立课题组,无形中就有了“生产关系”。导师需要拉来科研项目,让研究生做项目、发表科研论文,并向项目资助方“交账”,进而申请新的项目。这样一来,研究生一旦被派往校外实习基地,就很难为课题组的项目服务。同时,研究生在校外取得的研发成果(如果有的话)也涉及知识产权的归属。

其次,专硕要毕业,就要写出学位论文并通过评审。如果专硕全身心地在导师的课题组做科研,至少能保证学位论文的“工作量”。但如果花几个月时间去校外实习,实习内容和学位论文没有密切关系,得到的工业研发结果也很难写入学位论文,这很可能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学位论文甚至很可能通不过盲审。

针对上述情况,也有人提议,专硕的学位论文是不是可以多元化——既可以写科研导向的学位论文,也可以写工程设计、工程应用的学位论文。但问题是,现代工程并非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工程设计也需要群策群力。一位专硕到企业参与工程,在学位论文中如何区分个人贡献和集体贡献呢?更何况,有的工程持续几年之久,但学生需要快速得到结果,并申请学位。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很多别的原因。比如,很多理工科导师原先接受的科研训练就是以发表论文为导向,他们没有做工程项目的经历,因此指导专硕做工程类的课题也会有困难,只能让专硕在课题组沿用老的套路做研究。再比如,专硕到企业参加实习,涉及交通、住宿、安全等问题,不少导师从内心来说,不希望见到发生各种“意想不到的麻烦”。

而且,专硕未必真的喜欢去院系指派的实习基地实习。除了担心完不成学位论文,很多专硕想的是毕业后“转行”从事别的领域的工作,因此他们需要的是与将来的就业方向匹配的自选实习,而不是去学校规定的地方实习。如果硬要专硕去院系指定的实习基地实习,他们甚至会消极怠工,最终影响实习效果和院系声誉。

专硕培养、扩招,不能“一刀切”

可见,对专硕、学硕进行区别培养是有难度的。特别是眼下,随着专硕扩招,后续如何培养,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想清楚,关键是不能“拍脑袋”“一刀切”。

比如,假设一个院系强行规定所有专硕都到院系指定的几个实习基地去实习数月,那么,实习的内容有可能和学位论文的选题不匹配。组织这么多学生,又涉及住宿、交通、安全等问题,最终学位论文体现不出工作量。

那么,专硕去企业实习,有没有成功案例呢?当然有。某些专业(比如计算机、微电子专业)导师本来就和企业有项目合作,即企业给导师提供“横向项目”,导师把专硕“送”到企业,“联合培养”的时间远超几个月,甚至可以达到两三年。这样,企业、导师、专硕能够“各取所需”——企业得到了研究生资源;导师得到了“横向项目”,也不用费力地指导研究生;专硕得到了去知名企业实习的经历。但问题是,并非所有导师都有这样的企业资源。而且,一些导师不愿意这么做,万一学生在企业表现不好被“退”回来,那如何按时完成学位论文?

在校外参加研讨会时,我曾听一些报告者介绍他们所在院系培养专硕的一些做法,包括建设了几十个实习基地,把研究生派到相关的企业。但令人困惑的是:专硕一年级上学期需要上课,假设一年级下学期参加企业实习,那么到二年级才开始做导师布置的课题,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刚开学就要交学位论文,这可能完成吗?能通过盲审吗?假设因为时间紧,专硕无法给导师产出科研论文,那导师会有积极性吗?

看来,专硕培养“盘根错节”,不仅仅涉及具体的做法,还涉及课题组的“生产关系”以及对导师、学生的评价体系。

结合这次学位法的通过,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为方向,注重对现有人才培养过程的改造升级。《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也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

2023年12月底,复旦大学印发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博英行动计划方案(2023-2025年)》,也以显著的篇幅,提出深化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专业学位课程建设深化提质、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研究生教育的车轮滚滚向前,专硕扩招是大势所趋。尽管优化专硕培养机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能够把问题“掰开来”坦诚地讨论交流,是一件好事。假设我们不交流、不讨论,只是机械地、“一刀切”地执行相关政策,那会脱离实际。反过来,如果我们还是一味沿用原先的同质化做法,那只会离时代发展的要求越来越远。教育界的确需要认真研究、充分讨论这个话题,并提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案例。这将有助于相关政策在更大的范围内具体落地。

(作者为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