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 学术会议 > 正文

2025 IEEE 第五届先进电气,电子与计算技术国际会议(EECT 2025)

 地点:广东  发布时间:2025/2/7 15:27:14 字体大小:+
 会议开始时间:2025/3/21  会议结束时间:2025/3/23

2025 IEEE 第五届先进电气,电子与计算技术国际会议(EECT 2025)

2025 IEE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Electrical, Electronics and Computing Technology (EECT 2025)

会议地点:广州,中国

时间: 2025年3月21日- 23日

网址: http://www.eect-conf.net/

邮箱: eect_conf@163.com

EECT 2025 has been listed on IEEE Conference List ! EECT 2025 已经正式列入IEEE 会议列表官网

● 会议简介

2025 第五届先进电气,电子与计算技术国际会议(EECT 2025)将于 2025 年 3 月 21-23 日在中国广州举行。EECT 2025 由华南理工大学,IEEE,IEEE 广州分会主办,旨在汇集顶尖的学术科学家、研究学者和研究人员,分享和交流有关电气,电子与计算技术各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它还将为研究人员、从业人员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首要的跨学科论坛,介绍和讨论电气,电子与计算技术领域的最新创新、趋势、关注问题、遇到的实际挑战以及采用的解决方案。

● 论文出版和检索

被录用的文章将被收录在EECT 2025会议论文集中,由IEEE出版(ISBN:979-8-3315-4154-5)并被Ei Compendex、Scopus和其他重要数据库检索。

*往年四届所有收录在EECT 2021-EECT 2024会议中的文章均已全部成功出版并被EI和Scopus检索

● 征文主题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这些,更多详细主题请见官网: http://www.eect-conf.net/topics.html

电子材料组件

电路和系统

微电子系统

工程材料

凝聚态物质物理学

光学和磁学

图形和可视化

智能系统

网格计算

数据挖掘和云计算

计算机结构

人机交互

(更多主题请见官网: http://www.eect-conf.net/topics.html

● 提交论文

1. 线上投稿系统:https://cmt3.research.microsoft.com/EECT2025/

2. 直接将您的文章或摘要投到我们的会议邮箱,我们收到后会第一时间回复您。

投稿邮箱:eect_conf@163.com

3.审稿流程:预计2-3周左右, 早投稿、早审核、早录用 !

● 投稿说明

1. 本会议官方语言为英语,投稿者务必用英语撰写论文。

2. 稿件应为原创作品,未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过, 不接受一稿多投。 作者可通过Crosscheck, Turnitin或其他查询系统查重,否则由文章重复率引起的被拒搞将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涉嫌抄袭的论文将不被出版,且公布在会议主页。

3. 请根据格式模板文件编辑您的文章(http://www.eect-conf.net/submission.html

4. 文章至少5页,不超过12页。学生作者或多篇投稿有优惠。

5. 只做报告不发表论文的作者只需提交摘要。

● 联系方式

官网: http://www.eect-conf.net/

邮箱: eect_conf@163.com

电话咨询:15001035132 (微信同号)

QQ咨询:1455341287(您将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复,添加时请备注“EECT 2025”)

● 演讲专家

Prof. Jizhong Zhu, (IEEE Fellow, IET Fellow),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

朱继忠教授(IEEE Fellow、IET Fellow、CSEE Fellow)分别于 1985 年、1987 年和 1990 年 2 月获得重庆大学电气工程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朱博士曾任重庆大学教授。他曾获得七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94 年被英国皇家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选为在中国工作的四位杰出青年科学家之一,并获得英国皇家学会奖学金,1996 年获得国家级科研奖 “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章”。他曾在世界各地工作,包括中国重庆大学、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霍华德大学,以及 ALSTOM 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和华南理工大学。

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ISESOOC 中心主任。自 2018 年起担任 IEEE P2781 和 P2783 标准工作组主席、IEEE PES SBLC 技术委员会(中国)主席、IEEE SMC 智能电力和能源系统技术委员会委员、IEEE SMC 标准委员会委员,并在 2017-2019 年期间担任 IEEE PES SBLC 负载分委会主席。2000-2015 年期间,他曾在阿尔斯通电网公司担任高级电力系统首席工程师和高级专家,并于 2010 年成为阿尔斯通专家委员会院士。

Prof. King Jet TSENG, (IEEE Fellow, IET Fellow), 新加坡理工学院,新加坡

King-Jet Tseng 出生于新加坡,曾就读于甘永胜学校和华中初级学院,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工程学学士学位(一等)和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工程学士学位(一等)和工程硕士学位,并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在电力和能源系统领域拥有超过 25 年的学术、研究、工业和专业经验。他曾担任南洋理工大学电力工程系主任和新加坡绿色建筑委员会董事会成员。他共同创办了新加坡-伯克利热带建筑效率与可持续性项目(SinBerBEST)和南洋理工大学电力系统集成实验室(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研究机构)。他直接指导并培养了约 30 名博士生,并激励了多家新成立的技术公司。他是 IEEE 会员、IET 会员、IES 会员,并在英国工程委员会注册为特许工程师。目前,他是新加坡理工学院教授兼电力工程系主任。他在室内永磁同步电机、分布式能源资源的弹性电网互联、动态电压补偿、瞬态模拟的电弧建模以及公用事业应用中的储能系统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Prof. Om P. Malik (Life Fellow IEEE), 卡尔加里大学,加拿大

Om P. Malik(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终身会员)分别于 1952 年和 1962 年获得印度罗尔基大学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国家文凭)和电机设计硕士学位,1965 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1965 年获得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68 年,他加入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现任该校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名誉教授。他是加拿大工程学会、加拿大工程院和电气工程师学会的研究员。他还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工作,现任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发电厂技术委员会主席。

Prof. Wenjie Feng, 华南理工大学,中国

冯文杰(IEEE 高级会员)1985 年出生于中国河南商丘。2008 年获中国信阳空军第一航空学院理学学士学位,2010 年和 2013 年分别获中国南京理工大学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2017 年 7 月至 2017 年 9 月,任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员。2010 年 10 月至 2011 年 3 月,他在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高频工程研究所交换学习。他目前是中国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的教授。他撰写或与人合作撰写了 100 多篇 IEEE 期刊论文(包括 70 篇 IEEE TRANSACTIONS 论文)和 80 多篇会议论文。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宽带电路和技术、微波和毫米波电路和元件、电路互连和封装。

冯博士是2018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8年ACES-China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并担任20多个国际审稿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他目前担任《IET Microwaves》、《Antennas & Propagation》、《IET Electronics Letter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的副主编。

声明
1、 今日会议频道仅负责发布会议信息,部分会议信息来自互联网,由于网络的不确定性,今日会议对所发布的信息不承担真实性的鉴别工作。如需参会、汇款、获取邀请函或会议日程,请与主办单位联系,请谨慎选择汇款参会。今日会议不承担任何汇款参会的后果。
2、若您发现信息有误或需要信息发布,请联系:
010-50830819;邮箱:meeting@scitoda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