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论文 > 热门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副教授丁飞团队与合作者,首次在一枚仅有头发丝直径几分之一(10微米)宽的微芯片上实现了“光子定制”

2025/10/4 8:56: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教授侯凡凡团队研究揭示了驱动肾脏衰老及纤维化的关键分子

2025/10/5 9:42:29  

疲劳强度是影响材料及构件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之一。提高材料疲劳强度,可以提高工程构件长期服役可靠性,有助于实现构件轻量化,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25/10/4 8:59:41  

《自然》9月17日报告了一个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能预测一个人的健康情况在一生中的变化趋势。这一工具有助于医生和健康规划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个性化健康需求。

2025/10/4 8:54:49  

研究团队面向“癌王”胰腺导管腺癌,首次系统揭示了骨桥蛋白(SPP1)为核心的信号通路在调控肿瘤细胞命运转换中的关键作用

2025/10/6 12:24:59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家堂团队通过对山溪后棱蛇物种复合体67个个体进行高通量基因组重测序并结合种群基因组学分析

2025/10/5 9:58:26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赵毅团队、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研究员杜丹团队与实验医学科教授杨滨团队联合在《先进科学》发表论文

2025/10/5 9:41:28  

作为血液“过滤器”的肾脏非常复杂,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付出了不少努力,结果只用干细胞培养出大致类似的东西。

2025/10/4 8:53:15  

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特聘副教授范海龙联合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龚剑萍等人在水凝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10/5 9:46:30  

细根是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在植物获取资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5/10/7 14:47:06  

异构分布式机器学习中,异构模型训练难以聚合收敛是整个过程的核心瓶颈问题。

2025/10/6 12:17:22  

近日,《分子生物学与进化》期刊发布的新研究指出,人类群体中自闭症谱系障碍(以下简称自闭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很可能与人类进化历程密切相关。

2025/10/6 12:26:13  

分子筛凭借其高度有序的微孔骨架、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调控的孔径结构,以及可设计的表面酸性等特征,在多相催化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

2025/10/7 14:47:58  

科学家在沙特阿拉伯发现的可追溯至1.28万至1.14万年前的骆驼、瞪羚和其他动物的真实尺寸岩画,证明了人类曾生活在一个干旱环境。

2025/10/6 12:18:48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程学院研究团队开发出一项有望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AI)走向绿色未来的新技术。

2025/10/8 11:44:26  

蜱作为病原媒介,能够将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病原体传播给人类和动物。有研究发现,蜱携带的微生物高度复杂且种间微生物组多样性差异显著

2025/10/8 11:42:07  

里德伯封锁效应在实现原子阵列中的双量子比特门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这种力学会增加原子间的串扰,增强退相干性。

2025/10/10 14:02:19  

这种新合金由铝与其他元素复合而成。研究团队利用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大幅缩小了候选材料的筛选范围,高效锁定了目标成分

2025/10/10 13:53:14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研究室科研团队提出了一种“辅助正常度”评估方法,用于系统刻画外骨骼在名义状态下的人机耦合特征。

2025/10/7 14:46:37  

生物机器人是显微镜级的人造生物机器,能自主运动并具备可编程性,可以执行特定任务。此前,它们的运动主要依赖肌肉纤维的收缩和舒张。

2025/10/8 11:45:09  

轨道角动量(OAM)光束具有螺旋相位结构和相位奇点的特点,已成为通过模分复用(MDM)实现高容量光通信的有力阻力。传统的仅在空间域中运行的OAM多路复用系统面临着重大挑战

2025/10/9 9:34:34  

近日,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农业创新团队揭示了溶解性生物炭对线虫的剂量效应及其分子作用机制

2025/10/7 14:45:55  

核自旋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受限于难以在远距离原子核间创建真正的量子纠缠。目前半导体中的核纠缠依赖于原子核与共用电子的耦合

2025/10/9 9:44:43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张先荣/余斌团队联合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白晓春教授团队首次揭示了由巨噬细胞

2025/10/11 9:26:35  

吕良敬团队接诊了一位60多岁的女性患者,其临床表现为手部及舌部持续性红斑,并伴有遇冷时手指变白的典型雷诺现象

2025/10/9 16:01:59  

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研发出全球首个无创测量人类大脑微血管体积脉动的方法,能够观测到最细微血管的节律性扩张与收缩。

2025/10/8 11:43:40  

该研究使用5名健康志愿者的粪便样本进行体外肠道微生物培养。随后,这些培养物暴露于5种常见的微塑料——聚苯乙烯、聚丙烯

2025/10/10 13:54:47  

研究团队表示,太阳能光伏技术正成为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核心动力。即便在英国这样地处北纬50度的国家,太阳能也已成为大规模发电中最经济的选择

2025/10/10 9:47:49  

研究组分析了这种效应与一维非互易晶格中的缺陷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表明,NHSE和缺陷的相互作用是尺寸相关的。研究组证明了一类新的混合趋肤缺陷状态

2025/10/10 14:03:13  

小胶质细胞是在大脑中“巡逻”的免疫细胞,负责清除受损细胞、入侵的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在癫痫、中风等突发性疾病过程中

2025/10/9 16:00:03  

记录总数:110 总页数:4 当前为第1<<<[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