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分离出最苦物质
研究示意图。
图片来源:《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
科技日报北京4月8日电 (记者张佳欣)德国科学家团队从一种暗褐网褶菌中分离出3种新型苦味化合物,其中寡孢菌素D展现出惊人的苦味强度,或成为目前已知的最苦物质。这项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
现有的苦味物质数据库收录了2400余种苦味分子,其中约800种已明确关联特定受体,但其中90%源自开花植物或合成物质,动物、微生物来源的数据严重缺失。
暗褐网褶菌无毒,但味道极苦。团队此次分离出3种此前未知的化合物,并揭示了它们的结构。随后,团队利用细胞测试系统发现,这些化合物至少激活了大约25种人类苦味受体类型中的一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发现的苦味化合物寡孢菌素D,它即使在最低浓度(约63微克/升)下,仍能激活苦味受体TAS2R46。该浓度相当于将1克寡孢菌素D溶解在约106个浴缸的水量中,其中1克大约相当于一撮小苏打的重量。
团队认为,苦味受体是为了“警示”人们避免摄入潜在有害物质进化而成的,但也存在毒鹅膏菌毒素等反例,表明苦味与毒性并非绝对相关,其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此前研究还表明,苦味受体并非口腔独有,其在胃、肠、心脏、肺甚至血细胞上也广泛分布,暗示其可能参与更复杂的生理调节过程。
此次发现填补了真菌苦味化合物的研究空白,有助于扩展科学家对天然苦味化合物分子多样性和作用机制的认识。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