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护士跪下时,谁该站起来?

 2025/2/20 9:43:48 《科学时评》 作者:红网 谭芳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谭芳(郑州大学)

2月16日,上海仁济南院一护士跪下向患者道歉引发关注。视频显示,该护士一直跪在输液室的地上,希望坐在椅子上的患者能够对她予以谅解。18日,医院工作人员回应称,此事因涉事护士给患者拔针时出血引起。因为病人一直在要求道歉,护士才跪下请求原谅。该工作人员称,这名护士刚参加工作不久,事发后领导对其进行了安抚。(2月18日 百姓关注)

护士跪下的是膝盖,叩击的却是医疗尊严的底线。护士是为病患服务的崇高职业,她们用专业与爱心呵护病患,善良应该被善待,她们也理应获得基本的尊重与理解。但在当下,一些患者将医疗服务等同于商业消费,用“顾客就是上帝”的逻辑要求医护人员,这种错位的认知,正在侵蚀医疗行业的职业尊严,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不对等的尴尬关系也隐藏着许多潜在危险,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医患矛盾。

医疗体系中的权力失衡,是这场悲剧的深层原因。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但当这种弱势被异化为道德制高点时,就会演变成对医护人员的压迫。护士的跪下,不是软弱的表现,往往是在畸形压力下的无奈选择。这种现象暴露出医疗体系中权力制衡机制的缺失以及医护人员权益保障的不足。医院管理者在面对此类纠纷时,往往选择息事宁人,而非站在专业的角度维护医护人员的尊严。这种妥协,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助长了某些患者的不合理诉求,同时也寒了医护人员的心。

年轻护士的遭遇,不是偶然的个别现象,而是整个医疗行业人才困境的缩影。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微薄的薪资待遇、缺乏保障的职业环境、紧张的医患关系,已经让许多医护人员不堪重负。医疗行业本就因为学习年限长、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而让人避而远之。一位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护士,要承受如此沉重的心理压力,所以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环境,还能留住多少怀揣救死扶伤理想的医疗人才?

医疗尊严的重建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共同而持久的努力。医院管理者应当建立完善的纠纷处理机制,为医护人员提供坚强的后盾;患者需要以理性平和的态度对待医疗行为,理解医学的局限性;社会各界则应该营造尊重医护、理解医疗的社会氛围,给予医护人员以基本的尊重、信任和包容,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医护关系。当然,医护人员也应该提高自己的执业水平,以更精准高超的专业面貌面对患者。只有当医护人员不再跪下,医疗尊严才能真正站起来。

这起事件不应止于对个案的讨论,而应该引发我们对整个医疗生态的深思。医疗不是服务行业,医患关系不是买卖关系。唯有重建医疗尊严,才能让白衣天使们挺直腰杆,用专业与爱心继续守护生命,为真正需要的人保驾护航。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