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从沼气燃爆到舆论爆炸,理性不该被谣言吞噬

 2025/2/3 9:46:11 《科学时评》 作者:红网 张博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2月1日晚,资中县融媒体中心官微“弘资中”发布称:2025年1月30日,四川内江市资中县水南镇春岚北路发生一起因燃放鞭炮引起的沼气燃爆事件。经了解,此事件共涉及8辆受损车辆,分别在3家保险公司投保,涉及车辆受损金额总计约28.5万元。 小孩父亲张某表示,自己和家属从未在任何时间通过任何平台任何账号发表过任何声明。目前在网络上传播的声明均属谣言,请大家不要相信。同时,记者还联系到了部分受损车辆车主,他们均对政府此前的调查处置工作表示支持和认可,表示目前已开展保险理赔,会等待最终的事故调查处置结果,希望大家不要在网络上炒作,也不要相信不实言论。(2月2日 《北京日报》)

四川资中这起沼气燃爆事件,本该成为公共安全教育的典型案例,却在某些人添油加醋的传播中,演变成网络暴力的血腥盛宴。28.5万元的实际车损被篡改成“百万天价索赔”,规范的保险流程被污名化为“讹诈套路”,而躲在屏幕后的看客们,正用键盘将一场普通事故烹制成流量大餐。

当事故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时,某些人早已迫不及待地架起道德审判的高台。他们不关心现场是否有沼气管道隐患,不在意车主是否获得合理赔偿,却对"熊孩子""天价索赔"的谣言如获至宝。某些人看见"熊孩子+鞭炮"的关键词,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他们根本懒得点开通报看一眼沼气管道这些关键信息,却把"活该赔到倾家荡产"的诅咒刷满弹幕。当受损车主说着"等官方结果"的理性发言时,网络“判官”们早给人P好了"恶人全家福"的表情包。这种群体性认知失调折射出的,是网络看客对真相的刻意回避,以及对他人苦难的病态消费。

那些在评论区打出"活该""赔死他"的网民选择性忽略官方通报的客观数据,自动屏蔽车主接受保险理赔的理性态度,却对漏洞百出的谣言趋之若鹜。有人把监控视频截取成“熊孩子作死集锦”,给哭闹的孩童面部打上“败家子”标签;有人伪造家长跪地求饶的聊天记录,配文“养儿不教父母之罪”。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恶意狂欢,本质上是将他人灾难转化为自我优越感的畸形心理补偿——通过践踏他人尊严来填补内心的道德洼地。当猎奇取代求证,情绪碾压事实,每个参与转发的网民都成了谣言的共谋者。

在真相与谣言赛跑的今天,每个转发键都承载着不可推卸的道德重量。当网民在事故现场照片下评论戏谑表情包时,在未经核实的索赔金额后跟风咒骂时,实际上都参与了这场针对普通人的网络暴力。当事人家庭固然有错,但是现在不仅要承受错误本身的经济压力,更要面对舆论场千万把无形的利刃——这种双重伤害,正在瓦解社会最基本的同理心根基。

资中沼气燃爆事件犹如一面照妖镜,映照出网络时代集体理性的溃败。当我们在享受信息自由的同时,也该扪心自问:我们究竟是在追寻真相,还是在发泄恶意?或许我们在真相与流量的博弈中该重拾一个常识:未经核实的“热点”往往是带毒的利刃,今日我们用它刺向他人,明天就可能架在自己脖颈。给真相多留24小时传播时间,对他人苦难保持最基本的敬畏,或许才是治愈这场社会精神危机的良药。

来源: 红网 张博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