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院不文明行为说“不”,守护公共观影秩序
在影院灯光渐暗、大银幕亮起的那一刻,我们满心期待沉浸于一个全新的故事世界。然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打破这份美好。近日,在湖北武汉,一男子电影结束后怒斥后排观众的事件,再次将影院不文明行为推到大众视野前。
影院,本是一个汇聚众多观众共同欣赏影视作品的公共空间,是文化消费与精神享受的场所。但不知从何时起,部分观众却将其当成了“私人包厢”,肆意妄为。在观影过程中,有人高谈阔论,对剧情随意点评,全然不顾周围人的感受;有人频繁使用手机,屏幕的亮光在黑暗中格外刺眼,干扰他人视线;更有甚者,在座位上随意躺卧、吃东西发出很大声响等。这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严重破坏了观影氛围,侵犯了其他观众安静观影的权利。
就拿此次事件中的后排观众来说,他们的不当行为无疑是对公共秩序的漠视。电影有着自身的节奏和氛围,观众在影院里应保持基本的安静与尊重,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全身心投入到影片之中。当后排观众的行为打破了这份宁静,不仅让前排男子的观影体验大打折扣,也影响了周围其他观众。男子在电影结束后怒斥,看似过激,实则是对这种长期以来影院不文明现象的一种宣泄。
从个人角度看,这些不文明行为反映出部分观众公共意识的缺失。在公共场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不应只考虑自身的舒适与便利,更要考虑对他人的影响。影院是一个集体空间,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良好的秩序。倘若每个人都只图自己开心,不顾及他人感受,那么公共秩序将荡然无存,我们每个人最终都将成为受害者。
从社会层面来讲,影院不文明行为的屡禁不止,也凸显出公共文明教育的不足。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加强对公民公共文明素养的教育,让文明观影、文明出行等观念深入人心。
此外,影院自身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虽然很多影院都会在开场前播放文明观影的提示,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于不文明行为的监管和制止力度往往不够。影院工作人员应加强巡逻,及时发现并制止不文明行为,对于情节严重的观众,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如限制观影等,以维护影院的正常秩序。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一个舒适、文明的环境中欣赏电影,感受艺术的魅力。这就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增强公共意识,摒弃不文明行为。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加强文明教育,完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告别将影院视为“私人包厢”的不文明现象,让影院重新回归到那个充满魅力与宁静的精神殿堂,让每一次观影都成为一场美好的文化之旅。
来源: 红网 陈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