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11月18日至24日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确立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
|
|
|
冬季到来,香飘十里的糖炒栗子成为不少人最爱的暖胃小食。在老辈人的养生经里,栗子是“纯阳之果”,秋冬正是吃它的好时候。
|
|
|
“一连打十几个喷嚏”“鼻涕像关不住的水龙头”……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作祟。
|
|
|
每年11月是国际肺癌关注月。近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一科主任医师赵军、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梁乃新、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胸部肿瘤科主任赵微
|
|
|
近日,全国多地气温骤降,不少人匆忙换上存放已久的厚衣物,却没想到衣柜里藏着“隐形过敏原”。11月19日,“一家三口刚换上厚衣服就全部确诊”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
|
|
今年11月22日是小雪节气。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祈君介绍,小雪是冬季第二个节气,意味着天气进一步转寒,降水渐由雨转为雪,但雪势尚微,落地易融
|
|
|
11月20日是“世界胰腺癌日”。胰腺癌因早期隐蔽、进展快,令不少人谈之色变。如何预防胰腺癌?如何进行早期筛查?当下胰腺癌的治疗有哪些进展
|
|
|
步行作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运动方式,无需器械、不限场地,既能强健心肺、改善代谢,又能舒缓压力、提升幸福感
|
|
|
近年来,“胰岛素抵抗”逐渐从一个医学术语演变为热门健康话题。面对“容易饥饿”“发胖”等常见情况,不少人对号入座,担忧自己“中招”,引发健康焦虑
|
|
|
奶皮子糖葫芦的风还没过去,朋友圈又被固体杨枝甘露这款新晋“网红甜品”给刷屏了。它造型新奇,拿着就能吃,确实吸引人。但营养专家提醒,打卡前有些关于健康的小细节不得不多加注意
|
|
|
11月17日晚,长沙气温骤降,一夜入冬。“每年立冬后,心梗、脑中风等心脑血管急症进入高发期
|
|
|
近期我国大部地区雨雪稀少,天气干燥,多地静电活跃,来看看未来三天哪些地方静电最活跃
|
|
|
不久前,本版刊登的《走出误区,正确认识“精神科”》一文引发广泛关注,不少读者给出积极反馈。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
|
|
|
肝脏是人体至关重要的器官却常因“沉默”特性被忽视它不仅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担着代谢、解毒、免疫调节等多重功能
|
|
|
|
|
从学步时的悉心保护到耐心回应孩子的各种情绪,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
|
|
|
11月17日晚,长沙气温骤降,一夜入冬。“每年立冬后,心梗、脑中风等心脑血管急症进入高发期
|
|
|
|
|
每年11月的第三个周四是“世界胰腺癌日”,胰腺癌具有恶性程度高、难发现、易转移、难治疗等特性。胰腺癌为何如此凶险
|
|
|
秋冬季节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时,很多人会以为是流感,其实还有可能是鼻病毒感冒
|
|
|
洋葱对降血脂有好处吗?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岳宏介绍,洋葱是可以吃的“心脏支架”:每天生吃半个,可以帮助降低血脂、保护血管内壁、延缓动脉硬化发展
|
|
|
寒潮来袭急性心梗也进入每年的高发季节今天(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1120”这组数字是关键时刻的救命口诀
|
|
|
“上两层楼都得喘一会儿气,休息好久才缓过来。”65岁的老张以为自己是年纪大了,谁知到医院一查,被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医生告诉他,这种病的可怕不在“急”,而在“慢”
|
|
|
近年来,一股“轻医美”热潮席卷而来,吸引了无数求美者的目光
|
|
|
在日常生活中,老慢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这些肺部疾病时常被提及,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将其与慢阻肺病画上等号。然而,这种常见的理解存在偏差
|
|
|
近日,浙江杭州的王女士(化名)像往常一样准备洗衣服,发现之前囤的洗衣凝珠经过一个夏天的高温存放,有几颗表面的膜溶解后紧紧粘在一起
|
|
|
今天(19日)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世界慢阻肺日的主题是“呼吸不畅,当心慢阻肺病”
|
|
|
11月7日立冬。近日,“冬季熬夜的伤害比其他季节更大”话题冲上热搜,引发广大网友对睡眠健康的热切关注
|
|
|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身高日益成为家长关注的焦点,随之而来的“生长贴”、配方奶粉等“助高”产品在电商平台和母婴社群中流行,引发了大众关于科学身高干预的讨论
|
|
|
最近,上海气温骤降,尤其是老年朋友,要警惕脑卒中疾病的发生。脑卒中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高”特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