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普通劳动者站到舞台中央
人人皆可成为主角,人生总有一方舞台为你点亮。小店之夜、小哥之夜,是一份致敬式的“礼物”,是社会“为他人撑伞”的温暖实践。在这里,他们是主角,他们的故事、才华与心愿,都能被“看见”。
11月17日晚,第六届快递业大会“小哥之夜”再次于桐庐温暖启幕。15日下午,历时半年倾情打造的“小店之夜”公益活动温暖上演。这场全国首场小店专属公益演出,旨在“用艺术致敬人间烟火”,让普通的小店店主站上舞台C位,本色出演,绽放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这两个独特的舞台,为小店店主与快递小哥汇聚灯光与掌声,不仅满溢人间烟火气,更承载着深远的意义与时代主题。
没有天生的好命,只有不懈的努力——这正是浙江千千万万小店与小哥群体的真实写照。
在“小店之夜”聚光灯下,脑瘫少年涛涛短短几分钟内卖出100桶爆米花,他说:“我想赚很多钱,给妈妈买套房。”而在圆通德善桐庐助残基地,有一支由43名残障员工组成的客服团队,他们不仅工作表现与普通团队无差,更以乐观与坚韧书写人生。
命运或许为他们关上一扇门,但他们在困境中选择坚守,始终怀抱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梦想的追求。他们的故事,也给我们每个人上了生动一课,即人生不必仰望他人的光芒,而要点燃自己的灯火。在小店之夜、小哥之夜,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人人皆可成为主角,人生总有一方舞台为你点亮。小店之夜、小哥之夜,是一份致敬式的“礼物”,是社会“为他人撑伞”的温暖实践。在这里,他们是主角,他们的故事、才华与心愿,都能被“看见”。以“小店之夜”为例,不论是“新闻+艺术”的跨界融合,还是社会各界的众筹支持,抑或是专业演员与店主同台演出的创新形式,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托举小店,让微光成炬。有专家一语中的:这是一场新大众文艺的成功实践。让普通劳动者站上城市的“C位”、时代的“C位”。
小店之夜、小哥之夜,是“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微观缩影,是城市韧性发展与温度提升的现实注脚,也在向所有劳动者传递一个信号:为了更好“配得上”你们的付出,社会与城市正持续努力、不断奔跑。
这些活动的成功落地,得益于潮新闻·钱江晚报对小店、小哥群体的持续关注和报道。从首创小哥关爱行动、打造“小哥之家”平台,到发布“小店梦想+”公益计划,关爱正不断深化、日益具体。放眼全省,浙江正构建一套全方位赋能型关爱体系,比如,为小哥提供技能培训、学历提升通道,打造小哥驿站,提供从政策咨询到健康关怀的一站式服务;首创“大企帮小店”,助力“小个体”迸发“大能量”。每一步,都在拓展“赋能”的广度深度。而营造温馨、温暖、温情的城市氛围,塑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魅力,正是浙江的不懈追求。
小店之夜、小哥之夜,小中见大。大在对“凡人微光”时代价值的彰显,每一个勤恳劳动的身影,都值得被讴歌;大在对“人民至上”理念的诠释,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绽放光彩;大在对“互助共生”文明图景的勾勒,从“社会撑伞”到“彼此撑伞”,善意在流转中汇聚成河。一个大写愿景也随之浮现: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温暖大家庭,在浙江,奋斗路上,无人独行。(王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