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和普通感冒这样分辨!专家送你三把健康“金钥匙”
近日,中国台湾女艺人大S因感染流感并发肺炎去世的消息成为热搜,引发了人们对流感的关注。
“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赵海金介绍,流感大多为自限性,少数患者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或基础疾病加重可发展成重型/危重型病例,可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坏死性脑病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而死亡。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和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死亡病例。
流感与普通感冒并不相同。从病原体的维度看,普通感冒70%由鼻病毒引起,这类病毒仅携带单链RNA,主要攻击鼻咽部上皮。而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拥有8段RNA基因组,其含有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如同“分子钥匙”可直接打开下呼吸道细胞的大门。
在症状方面,流感的起病速度更快,通常在2-4小时内体温飙升至39℃以上,患者会出现特征性眼球胀痛、小腿肌肉压痛,即便体温降至正常,流感患者仍会感觉“全身被卡车碾过”般无力。
与之相比,普通感冒就要“温柔”很多,发热多在37.8-38.5℃波动,症状多以鼻塞头痛为主,退热后即可恢复基本活动。
“流感不是‘大号感冒’,面对流感不可‘轻敌’。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和及时的医疗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流感带来的风险。”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刘来昱为群众送上流感防治的三把“金钥匙”:
1.早辨敌我。如突发高热,有肌肉剧痛的症状,基本可以确认不是普通感冒,建议及时进行流感抗原检测或就医;
2.抢48小时。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切勿自行滥用抗生素!
3.守住生命线。市民群众在感染流感后如果平静呼吸>24次/分钟或指脉氧≤93%应立即就诊;如果是基础疾病患者以及老人、孕妇、肥胖者出现流感症状,建议直接就医。(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林玉英 屈理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