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养老院遭虐骨折,“养老”场所岂容“伤老”恶行
近日,王先生反映他64岁的母亲李女士(化姓)入住徐州市铜山区颐慈养护中心期间,遭遇护工粗暴对待和言语恐吓,并出现多处肋骨骨折。目前,警方已立案调查。(4月3日 《现代快报》)
这样的场景令人痛心,养老院本应是老人颐养天年的地方。养老机构管理混乱、监督机制不健全,是此类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挑战凸显,养老机构需求激增,但行业企业管理水平良莠不齐。许多养老院以营利为目的,在人员配备、服务质量等方面压缩成本,导致护工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
监管环境过于宽松,也是此类问题发生的原因之一。养老机构应当为老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服务,并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地方的监管流于形式,往往只在机构设立初期进行审批,而后续的管理、检查不到位。这种宽松的监管环境,使得部分养老机构从业者缺乏敬畏之心,甚至形成“出了事最多道歉了事”的心态。
此外,家属对养老院的监督难度较大,也导致问题难以及时发现。许多老人因身体状况或认知能力下降,难以清晰表达自己的遭遇,而一些养老院为了维持“良好形象”,可能会刻意阻挠家属了解老人的真实情况。
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首先,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养老院的日常检查,要求养老院在公共区域安装监控,确保管理的透明度。同时,政府应推动养老机构评级制度,让公众可以直观了解养老院的服务质量,让养老行业形成良性竞争。
其次,提高养老行业的准入门槛,确保从业者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目前,养老护工的门槛较低,许多从业者缺乏专业护理知识,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道德培训。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提高护工的职业准入要求,并加强培训和考核。另外,家属的监督同样重要。家属应当积极参与老人的护理过程,定期探望老人,关注其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
养老问题事关千家万户,我们不能以“个案”看待类似事件,而应从根本上改善养老环境,构建更加完善的监管体系,让养老院真正成为老人安度晚年的港湾。
来源:红网 吴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