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立法保障租房者真正实现住有所居

 2025/9/16 9:02:59 《科学时评》 作者:北京青年报 海凝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海凝

从9月15日开始,我国首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的行政法规《住房租赁条例》开始正式施行,《条例》共七章50条,条条针对住房租赁市场中的突出问题和痛点。这无疑是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告别野蛮生长,步入依法规范成长的新阶段。

作为我国首部住房租赁领域行政法规,《条例》为破解“重购轻租”难题、实现“住有所居”提供了系统性制度保障。随着《条例》实施,其带来的法规红利对市场各方都是利好。

有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城镇租房人口超过2亿,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40%。过去,租房人口会遭遇“串串房”“虚假房源”“隔断房”等诸多问题。而新实施的《条例》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为广大租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法治保障。比如,《条例》中规定的租赁住房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以及厨房、卫生间、阳台、过道、地下储藏室、车库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等条款,直击群租房等乱象的要害,从源头上保障了承租人的居住安全。

租户遇到租房问题有法可依了。租户遭遇违法或者侵权行为时,可根据不同状况,向住建、消防、市场监管和公安机关去投诉或举报,相关部门有责任受理举报,并依法查处违规问题。这不仅给房屋出租方戴上了紧箍,也给租户维权注入信心,并且提供了法律武器。

引导鼓励租户备案,这是《条例》一大亮点。过去,由于租房合同没有备案,一旦出现纠纷就很容易扯皮。而《条例》既要求出租人、房屋中介办理租赁备案,也规定承租人可以办理备案。这有望从源头上遏制或减少租房纠纷,从而为保障广大租户合法权益提供了设防性质的法治支撑。

另外,租房新规的实施只是一个开始,随后的落实更加关键,需要地方根据《条例》因地制宜,加快出台地方住房租赁条例,也要通过强化监管执法促使新规落地。

事实上,在《条例》颁布实施之前,各地已积极行动,出台系列住房租赁相关法规政策。如《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从多个维度规范住房租赁活动,有效抑制租房市场乱象;上海市也明确规定禁止群租,以保护租赁当事人合法权益。这些地方性法规的出台,为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那么,尚未出台地方条例的地区,这次实施的《条例》就提供了立法指南。

除立法规范外,还需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住建、公安、消防等部门要加强联动,密切配合,查处违规行为。同时,要加强对住房租赁企业的监管,培育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提高市场供给质量。此外,还应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

立法规范租房市场,让出租与承租平等互利,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我们期待一系列政策法规能够贯彻落实到位,进一步补齐租赁市场短板,让租房者真正实现“住有所居”,让出租与承租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同发展,推动住房租赁市场迈向更加健康、规范的未来。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