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笔试37.2分竟“递补”,招录规则不容丝毫“变通”

 2025/11/6 10:03:05 《科学时评》 作者:红网 王爱钰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王爱钰(广西大学)

哈尔滨市消防救援支队发布的一份“4名笔试不及格考生进入体检名单”的通报,引发了舆论的广泛质疑。该支队在情况说明中承认,此举是因“未达到招录人数目标”,故“从笔试不合格人员中,按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另选4人入围”。据此前报道,公文处理岗和业务咨询火调协助消防监督检查岗体检入围者中,笔试成绩最低分别为38.4分和37.2分。

面对质疑,哈尔滨消防支队迅速核查、公开致歉、纠正错误,并表示“对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用”,这种直面问题的态度是必要的。但这一事件暴露出的核心问题——为了“凑人头”而随意“变通”招录规则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招录规则,是维护公平公正的“高压线”,不容丝毫“变通”。

此次事件中,最大的争议点在于对“规则”的漠视。笔试,是招录工作的第一道关卡,其“合格线”是筛选应聘者的门槛,代表了岗位所需的最低能力标准。合格就是合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然而,涉事单位却因“未达到招录人数目标”,就轻易地让规则“拐弯”,从不合格者中“递补”,这无异于将合格线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参考线。

这种“灵活”操作,看似是为了完成既定的10人招录“任务”,实则是对规则的践踏,更是对其他所有遵守规则、凭实力通过笔试的考生的极大不公。公开招录,程序正义高于一切。消防文员虽非公务员,但其招录工作具有公共属性,事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社会公平正义。在公共招录领域,招聘必须严格在规则之内进行。规则之所以要公开透明、严格执行,就是要杜绝一切“暗箱操作”和“人情关系”的可能,确保所有竞争者在同一起跑线上。

一旦规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意“变通”,那么“需要”就可能成为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今天可以因为“人数不够”而降低笔试门槛,明天是否就可能因为“其他原因”而调整面试分数?如此一来,招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何在?公众的信任又将置于何地?

通报中“作风漂浮、责任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审核把关不严”的自我剖析可谓一针见血。这背后,是一种“重结果、轻程序”的错误政绩观,是为了完成指标而罔顾原则的惯性思维。如果此次招录确实因标准设定等原因导致合格人数不足,正确的做法也绝不是“降格以求”,而应是坦然接受“未招满”的现实,或在严格论证后,依规重新启动补充招录程序,并向社会公开说明。

此次事件,连同“未对身份证号脱敏”的低级失误,共同敲响了警钟:任何涉及公共利益的招录工作,都必须将“规则意识”和“程序正义”置于首位。哈尔滨消防支队的纠错值得肯定,但更重要的是所有部门都应引以为戒。招人,必须在刚性的规则之内进行,这道“窄门”不容许任何“变通”的“后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王爱钰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