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共享大院”迎客更赢心

 2025/11/28 9:34:20 《科学时评》 作者:河北日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机关食堂节假日接待游客,机关车位让市民错时共享,“拆墙透绿”让机关大院变市民公园……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江苏积极探索实施机关办公院落、机关食堂、停车位等服务设施有序适度向社会群众开放共享。一场打破机关与群众有形壁垒、重构公共资源使用格局的实践,正在全省持续推进。(据《新华日报》11月25日报道)

江苏的做法积极顺应民生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党政机关办公场所资源使用往往存在“潮汐现象”,工作日停车位、活动场地、卫生间等资源利用饱和度很高,但夜间、周末及节假日等时段使用率很低;不少地方每逢节假日游客如潮,吃饭排队、车位难寻等问题严重影响旅游体验……一边是人们有着多样而迫切的实际需求,一边是机关资源未能充分利用,这显然不符合公共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和初衷。充分考虑公众需求,最大化利用公共资源,在不影响自身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机关单位有序适度向社会开放食堂、停车位等设施,有效缓解了吃饭难、停车难等一系列民生痛点,也探索出一种管理和使用公共资源的科学方式。

对机关单位而言,是主动敞开大门,欢迎群众常来常往,积极解决各种民生需求,还是像一些地方乡镇政府那样,在大门口设置道闸、岗亭、门卫,拒群众于千里之外,体现出不同的服务理念与工作作风。宿迁机关单位的庭院开放注重功能升级与场景融合,有机串联单位庭院绿地与城市绿地,融合周边区域建筑、景观,合理配置椅凳、健身器材、阅览室等服务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不少省直单位通过机制创新与技术赋能,实现庭院开放、服务民生与有效管理、保障机关正常运转相得益彰。如江苏省住建厅自2022年8月起与周边居民共享车位,至今没有出现超时停放、乱停乱放和安全问题——开门迎客带来宾至如归,资源共享推动心灵相通。

让大院里的食堂、车位、绿地资源成为群众共享的公共资源,展现出以人为本、开放包容的善意,树立起亲民、为民的良好形象,在无形中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推动了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正如一位游客在扬州机关食堂的留言:“政府食堂对外开放,让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亲民态度,这样的政府值得信赖。”大门敞开、笑脸相迎,金黄的小麦铺满政府大院,机关绿地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公园,这是良好党风政风的生动注脚,更是展示当地环境、形象的金名片。

进一步扩大开放范围和服务对象,围绕群众需求持续谋划具体举措,让“共享大院”的实践不断深化,让开放的理念、亲民的作风成为干部的自觉和常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就会越来越强,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就能贴得更近。(王艺)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