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高血压早期阶段即可引起肾脏损伤
01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医学期刊的研究揭示了高血压对肾脏造成的早期微观结构变化,进一步证明即使在没有糖尿病的情况下,高血压也可能直接导致肾组织损伤。该研究由维也纳医科大学(现为奥地利医科大学)的Christopher Paschen、Rainer Oberbauer和Heinz Regele领导完成。
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诱因之一,长期以来被认为会通过影响肾小球血流动力学造成肾功能损害。然而,过去大多数研究集中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群体,关于单纯高血压是否会引起肾脏结构变化,尚缺乏明确证据。
02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研究团队选取了99名接受肾肿瘤切除术(部分或全肾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或无这两种疾病的个体。所有肾组织样本均来自手术中未受肿瘤影响的区域。
研究人员采用先进的数字成像与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测量了肾小球(肾小体)的体积以及其中足细胞(podocytes)的密度与大小。足细胞是一类位于肾小球滤过屏障中的特殊上皮细胞,对维持正常的肾过滤功能至关重要。其数量减少或形态异常通常预示着肾功能受损。
借助深度学习驱动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系统,研究者训练算法自动识别并量化足细胞和肾小球的结构特征,从而实现高精度、大规模的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的足细胞密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同时足细胞的细胞核体积更大。这些变化不仅出现在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在仅患有高血压而无糖尿病的患者中同样存在。
这表明:高血压本身即可引起肾脏组织的早期结构性损伤;这些变化可能代表了肾功能受损前的第一个显微可见标志;且这种损伤发生在临床症状尚未显现的阶段。
“我们的研究结果提示,高血压不仅是肾功能下降的间接推动因素,它还可能直接作用于肾脏组织,引发结构性病变。”第一作者Christopher Paschen表示。
资深研究者Rainer Oberbauer和Heinz Regele也指出:“如果能在肾功能尚未明显下降之前发现这些微小但关键的变化,将为医生提供更早干预的机会,例如加强血压控制、调整生活方式等措施,有望减缓甚至阻止慢性肾病的发展。”
03
这项研究首次使用人工智能辅助的病理图像分析手段,系统评估了单纯高血压对肾脏微观结构的影响,为高血压性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思路。
未来,研究团队计划开展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以验证这些结构变化是否能作为预测肾功能恶化的生物标志物,并探索不同降压方案对这些早期肾损伤的逆转潜力。
高血压不仅伤“心”,更悄悄伤“肾”。这项研究表明,即使是看似“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也可能已经在经历肾脏的微观损伤。及早发现、规范治疗,对于保护肾脏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应重视血压监测,尤其是长期高血压人群,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或将有助于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