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将“抢跑”遏制在起跑线
胡静怡(郑州大学)
11月11日,教育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深入治理幼儿园、小学超前超纲教学的不规范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以应对教育“抢跑”及幼儿园“小学化”等违背儿童成长规律的问题。(11月13日《民生周刊》)
幼儿园“小学化”指的是过早引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与教学模式,如学习拼音、英语;按照小学作息时间安排课程;甚至组织小学内容的考试等。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非但无法达到期望的教育效果,反而可能损害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在本应快乐做游戏、享受童年的年纪,孩子们为何要承担如此沉重的学业压力?这与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密不可分。
《家庭教育蓝皮书(2024):中国家庭养育环境报告》曾对34万各地家长做过调研,结果显示,受访家长在家庭教育上普遍存在“知行不一”的情况——他们的认知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但在行为上往往受情绪驱使。换句话说,家长们理解“什么样的年纪该做什么样的事”,但在激烈竞争的压力下,许多家长不得不加入超前学习的行列,并用“一切为了孩子好”自我安慰,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快乐和天性。与此同时,网络上“别人家的孩子”成功的案例层出不穷,刺激着家长们的敏感神经,一些自媒体利用这种焦虑推销课程,通过短视频营销牟取利益。
部分幼儿园则是“小学化”现象的直接执行者。尽管教育应遵循阶段性和顺序性,但一些幼儿园为了提升竞争力,设立了超前的学前教育、理科班等作为招生噱头。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思维训练”“口才素养”等课程,是否真正适合幼儿教育,科学性有待考量。幼儿园应当是遵循教育规律的育人场所,而非成为累积教育焦虑的温床。
家长提前为孩子未来考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抢跑”不仅违背教育初衷,也有悖于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在幼年阶段就接触超纲知识,孩子们不仅难以“越拔越高”,反而可能因压力过大而“倒伏”。在学习生涯的起点阶段就与功利挂钩,很难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真正兴趣,甚至可能抑制他们对知识的好奇心和认知的深入。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急不得,急不来,需要久久为功。幼儿园教育应回归合理定位,注重人格培养、寓教于乐。通过多元且科学的育人活动,引导孩子们对探索学习产生好奇心,适当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社会需要加强宣传引导,清理那些通过制造教育焦虑牟利的网络内容,减轻家长的认知负担。同时,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严格查处违法违规的教育机构,共同营造一个抗拒教育焦虑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