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2025/4/28 9:31:15 《科学时评》 作者:北京青年报 评论员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随着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爆发期的到来,各类差异化、原创性探索层出不穷,其中孕育着许多创新和突破的可能。我国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必须直面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就加强人工智能发展和监管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专利拥有量最多的国家,占全球总量的60%。人工智能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不仅代表了科技的前沿趋势,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各行业正在探索“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模式,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随着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爆发期的到来,各类差异化、原创性探索层出不穷,其中孕育着许多创新和突破的可能。我国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必须在基础理论、方法、工具等方面取得突破,必须直面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弱项,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完善人工智能监管体制机制,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

从大模型技术突破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从具身智能等新范式快速发展到通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发生革命性突破,技术发展正在加速驱动技术生态构建。只有聚焦人工智能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兼顾当前需求与长远发展,以突破人工智能应用基础理论瓶颈为重点,超前布局可能引发人工智能范式变革的基础研究,方能把握住人工智能发展的主动权。为此,要支持科学家勇闯人工智能科技前沿“无人区”,努力在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和理论、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取得变革性突破。同时,加快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推动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合力。

产业迭代升级、深度转型是生产力跃迁的重要支撑。目前,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让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要持续在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场景培育等方面发力,包括让人工智能进一步加速制造业全产业链技术转型与变革,让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农业朝着智能化、数据化、自动化方向转型,更好释放人工智能在智能诊断、精准医疗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推动人工智能有效辅助金融机构更加精准进行风险预测……更加有效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深度融合,我们就能更好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主动权。

今天,人工智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安全隐患和问题。如何统筹好发展和安全,让安全如基因般融入人工智能的发展链条,已成为迫切而重要的课题。把握人工智能治理主动权,不仅需要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确保法律法规与技术发展同步,也需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伦理相关问题的探讨,将人文伦理观念融入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中;不但要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也要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监督和评估,形成多方参与、多层监督的治理格局,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公正、透明和可信度。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机遇面前,牢牢掌握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主动权,我们就能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力整体跃升,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

来源:北京青年报 评论员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