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举报被导师引导发生性关系”,教育净土不容玷污
张川(吉首大学)
近日,有关北理工研究生实名举报教师宫某的消息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并引发热议。4月20日12时许,北京理工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4月19日晚,网络出现我校教师宫某涉嫌师德失范行为的举报信息,学校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连夜开展全面调查核实。经调查,举报的宫某师德失范行为属实,宫某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严重违反党规党纪、校规校纪。经研究决定,给予宫某开除党籍处分,免去行政职务,撤销其教授职称,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撤销北京理工大学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关系。同时,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值得肯定的是,校方的反应处理非常快速,处理结果也大快人心。可以说,这种雷霆手段对树立起制度威慑力是十分有效的,这也是“零容忍”该有的样子。
回到事件,尽管在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教师被爆出性丑闻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但这类事件的频发不仅无法让人们在心理和观感上“吃瓜”吃得习惯吃得轻松,反而让人更加担忧高校象牙塔该如何保留最后一方净土。
高校作为知识传承与创新的核心阵地,承载着培育人才、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使命,其纯净的学术生态需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守护。对于背离教育初心、破坏学术规范的行为,需以严肃态度坚决抵制,通过完善制度建设维护教育公平与学术正义。
学阀之风断然留不得。正是由于高校权力过于集中于少数人手中,才致使“权力失控”不断地滋生出各类乱象。就像此事中,宫某肆意利用手中资源,比如泄露考题、发论文挂名等。权力用得太过轻松,如果不彻底铲除这种学阀之风,何谈公平?何谈正义?
对此,有关部门应强化监督机制,自查自纠是其一,有关职能部门积极介入是其二。再则,应合理稀释权力集中问题,当决定权牢牢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时,不腐败都难。此外,对教师失德事件严惩不贷,走过场式处理不可行,一定要形成足够强的威慑力才能有效遏制这股歪风邪气。最后,畅通投诉渠道。为处于权力低位的人多设置些投诉通道多支持些投诉勇气就是为守住高校净土多留点机会。
高校作为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场所,其内频繁出现的此等负面新闻令人遗憾。从这些问题中,我们认识到需要从根本上重视并解决学术霸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也意识到每个人都应拒绝参与任何不正当行为,并勇于对不当行为说“不”。
为了培养真正有才能的人,营造一个清新健康的教育环境至关重要。为此,各高校需展现出足够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对不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士明确表达立场,从而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学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