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科普 >学术科普>正文

胃癌“年轻化”,如何捍“胃”健康?指南来了

 2025/4/10 17:01:29 学术科普 作者:扬子晚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今年4月9日是第20个国际护胃日,今年的主题为:打好保“胃”战,健康好“胃”来。胃的健康关系到人全身营养的供应,常见的胃病如慢性胃炎、急性胃炎、胃溃疡等,其中最致命的非胃癌莫属。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胃癌死亡率位列恶性肿瘤第三位,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普外综合病区收治的患者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值得警惕。

胃癌年轻化趋势加剧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患者数量在增加。

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了多名三四十岁的年轻胃肿瘤患者,其中一位23岁的男性患者境遇更是令人惋惜。该患者独自在南方打工,一日三餐靠泡面、外卖打发,还偏爱重口味食物,一到周末就和工友们聚餐喝酒。半年前,小伙子出现食欲下降,吃饭后胃部疼痛、饱胀不适的症状,他以为是胃病,自己胡乱买了些胃药吃了,疼痛稍微缓解了下,就没当回事。直到春节回家,父母一看儿子十分消瘦,吃了饭以后还不时呕吐,把他带至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胃癌,且已处于晚期,错失了最佳手术机会。

尽早发现异常信号

胃外科杨力主任医师介绍,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大家很容易忽视胃发出的异常信号,导致延误就诊。所以当你感觉到胃不舒服了,千万不能忽视,否则很容易把小病拖成大病。

专家指出,当不明原因出现以下症状,可能就是胃在发出警报,建议尽快就医:1.食欲降低;2.饭量减少;3.体重下降;4.呕血、黑便。对于一些高危人群,比如:40岁以上人群;平时爱吃咸鱼、腊肉、烧烤;有胃癌家族史;感染幽门螺杆菌;长期抽烟、酗酒者,专家建议这些人群可以做一次胃肠镜排查下。

同时杨力主任医师也介绍,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肿瘤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多,“目前我们医院有集医疗、科研及教学为一体的胃肿瘤专病诊疗中心及研究中心,建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医护团队,从挂号、检查、诊断到治疗的每一个环节缩短了患者的治疗周期、节约了就医成本。”

如何养胃?专家有建议

如何保护我们的胃呢?专家敲黑板,以下措施要记牢:

1.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和治疗。早在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将幽门螺杆菌(H.pylori,HP)列为Ⅰ类致癌原,是最常见的胃癌致病因素。Hp感染可增加胃癌发病率,定期检测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治疗,根除Hp有利于减少胃癌的发生。在团体聚餐时,建议分餐或使用公筷,避免交叉感染。

2.健康饮食。减少腌制、熏制和高盐食物的摄入,长期进食高盐食物,不仅伤害胃黏膜,还使幽门螺杆菌毒性增加;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高纤维饮食也有助于预防胃癌。

3.戒烟限酒。酒精是Ⅰ类致癌物!有研究表明,每天饮酒大于50g的人比不饮酒或少饮酒的人群罹患胃癌的风险高24%;吸烟是胃癌的重要风险因素,吸烟者较不吸烟者胃癌发病风险增加44%,并且吸烟开始年龄越小、胃癌的风险也越大。戒烟可以显著降低胃癌风险。

4.作息规律、劳逸结合。近年来,胃癌年轻化,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熬夜!熬夜会导致生物钟紊乱,胃得不到休息,长此以往便会形成胃溃疡。养成健康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减轻胃的压力。同时尽量避免紧张、焦虑的心情,以免影响胃的正常工作。

5.定期体检。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如胃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

6.保持厨房卫生。正确处理和储存食物,避免食物污染。特别是冰箱的使用,食物长期储存在冰箱内,可能会滋生大肠杆菌、霉菌等有害菌,食用后轻则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诱发胃癌。比如:炒熟的绿叶蔬菜长时间在冰箱存放,会导致亚硝酸盐生成,经常摄入会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其中就包括胃癌。日常烹饪的绿色蔬菜,建议在4小时内食用完。还有米、面等淀粉类食物,存放时间过长还可能产生黄曲霉素。

7.维持健康体重。肥胖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胃癌。

8.避免长期使用某些药物。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和某些其他药物可能增加胃癌风险。

(记者 吕彦霖 通讯员 姜海英 吴畅)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