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科普 >学术科普>正文

“刷酸”需谨慎,别让美白变“毁肤”

 2025/7/27 11:26:21 学术科普 作者:科普时报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日前,护肤爱好者小张在社交平台看到“全身刷酸”相关视频后,网购高浓度果酸精华液自行全身涂抹。起初皮肤仅轻微泛红,但两小时后,其手臂、背部出现灼烧感,大腿内侧和腋下皮肤更是红肿脱皮,涂抹芦荟胶后刺痛加剧。就诊后,医生判断为典型的化学灼伤。

“刷酸”能改善皮肤问题,但存在风险

“刷酸”是通过使用含有酸性成分的护肤品或者医美产品涂抹在皮肤上,以此来达到改善肤质的效果。常见的酸性成分包括果酸、水杨酸、杏仁酸等,它们能够去除皮肤表面老化的角质,促进细胞更新。“刷酸”对于痘痘、闭口、毛孔粗大等皮肤问题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江苏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钱冠宇表示,从医学专业角度来讲,“刷酸”其实就是化学剥脱术。它利用化学制剂对皮肤造成一种可控的损伤,就像是给皮肤发出“修复信号”,诱导皮肤进行创伤修复。在修复过程中,表皮细胞会加速更替,真皮结构也会得到重建,从而使皮肤外观得到改善。

钱冠宇认为,“刷酸”确实可以对痤疮、粉刺、毛孔粗大,以及肤色暗沉等多种皮肤问题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不过,“刷酸”所带来的美白效果却是因人而异的。

必须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既然“刷酸”存在风险,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刷酸”呢?钱冠宇建议,首先,一定要选择具有正规医疗资质的医院或诊所。专业人士能够根据每个人独特的肤质,匹配适合的酸的种类和浓度。同时,严格把控“刷酸”时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其次,在“刷酸”前,要确保皮肤处于无破损、无炎症的健康状态。提前一周停用去角质产品,“因为去角质产品可能会使皮肤变得过度敏感,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刷酸’,皮肤可能难以承受酸性成分的刺激。”钱冠宇解释。

再次,“刷酸”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应该从低浓度、低频率开始尝试,然后根据皮肤的耐受程度逐步调整。如果一开始就使用高浓度的酸或者过于频繁地“刷酸”,很容易对皮肤造成损伤。

最后,“刷酸”会使皮肤的屏障功能变得比较脆弱,需要使用含有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成分的温和保湿产品,帮助修复皮肤屏障,保持皮肤的水分。严格防晒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在‘刷酸’后出现红肿、水疱等严重反应,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病情。”钱冠宇提醒。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