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户晨风们贴的标签,该撕下来了

 2025/11/10 8:58:03 《科学时评》 作者:北京青年报 于永杰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于永杰

前几天有朋友感慨,网络世界对老人越来越不友好了,动不动就用“老登”“爹味”这些词来嘲讽他们,好像年龄成了原罪一般。因为制造、传播这些词的人明白,互联网的话语权仍然在年轻人手里,嘲讽中老年可以讨好他们,博个“青年嘴替”的光环,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流量。

给一部分人贴上“标签”,然后煽动另一些人针对他们并向其宣泄情绪,已经成为网上收割流量的熟练操作了。但邪修虽然见效快,却总是会留下极大的副作用,害人也害己。

类似“老登”这种标签是怎么制造出来的?现实生活中,确有某些人会因为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滥用其影响力,作出一些“油腻”行为,而能达到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往往也有年龄了。那些“油腻”行为和年龄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是个人修养造成的,但“老登”这种标签却将不良行为与年龄硬粘贴到一起,把本来应该指向一小部分人的批评,转移到了所有中老年人身上。

这样人群就被划分为了“老登”和“非老登”,操作这一切的人就可以在这两者之间制造对立,让两拨人彼此攻讦,他们却坐收流量红利。洞悉这套操作的底层逻辑,很多网络现象就都能看清了,性别对立、地域攻击甚至不同消费习惯群体间的敌视,就是这样造成的,本来应该祥和的网络空间,凭空产生了无数纷争。

曾经的网络大V户晨风就是典型。本来他是对比不同国家消费这个赛道的,因为不当行为几次被封号,在一次次重新“起号”的过程中,他逐渐摸清了这个套路,而且越玩越溜。

他的经典话术是把人群分为“苹果人”和“安卓人”,使用iPhone手机、驾驶特斯拉意味着是精英人群,而使用安卓手机、驾驶国产新能源汽车就是底层。但实际上,国产安卓手机和新能源汽车已经有很多型号的售价超过了iPhone和特斯拉,性能上也追上甚至超过国外品牌,不少企业家、富裕人群也都在使用国产品牌。

但户晨风强行标签,却愣能平地抠饼地闯出一条新“赛道”,一帮人对他给的标签不加审视,反而津津乐道,以“某某人”自居。社会心理学揭示过“贴标签效应”,人一旦被贴上某个标签后就会被定性导向,进而自我说服,越想越觉得自己符合这个标签的特征。其实这些人是被户晨风给“塑造”了,成为了他的无脑追随者,进而在他的煽惑下对异己标签的人群谩骂攻击,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在“挑动群众斗群众”。

在这套操作中,网民、社会都是受害者,只有户晨风这类人成了最大赢家。他曾多次在网上晒收入炫富,而这些钱是靠破坏社会和谐赚来的。户晨风这类人的成名再次提醒我们,网络舆论环境日趋复杂,不断给我们提出新的治理挑战,营造清朗网络空间,需要主管部门、平台和全社会综合施策,这也将是一场长期斗争。

其实,众多网络“黑嘴”们一番表演过后,最后都会选择代言带货。制造概念、设置议题、煽动舆论是手段,收割流量吃饱红利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所以不给他们舞台,切断利益链是治理的第一步。我们看到,近期对户晨风、柴怼怼等人的处理,已经让效尤者心生畏惧,一些此类账号已开始自我清理。贴在广大网友头上的标签,该撕下来了。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