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阔天空”到“天海一心”
有没有那么一首歌,点亮了你的十五运会记忆?
11月9日晚,在灯火璀璨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盛大开幕,留下了许多“名场面”。其中,“大湾区哥哥”献唱的《海阔天空》引发共鸣,台下观众的手机化作点点繁星,将全场气氛推至高潮。
“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没有放弃过心中的理想……”《海阔天空》早就不只是一首传唱度极高的励志歌,它已化作一种文化记忆和时代精神,含金量在反复演绎中不断上升。
诚如十五运会开幕式音乐总设计舒楠所说,“年轻人或者说所有在粤港澳一起奋斗的人,听到都会流下激动的眼泪”。将时针拨回到1993年,那一年,中国香港的Beyond乐队推出了《海阔天空》。彼时香港虽尚未回归祖国,但作为内地联系国际市场的主要窗口、最主要的外来直接投资来源地,其与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经贸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极为活跃。一首《海阔天空》,不知触动了多少人的DNA,承载了多少青春梦想。
粤港澳的同根同源,也由此可见一斑。从形式来看,三地同声同气,粤语“注入灵魂”,带来天然的亲近感;从内核来看,回溯大湾区千百年的历史轨迹,歌中勇敢探索的姿态,不惧失败的精神,与这片热土的开拓、创新、生猛、坚韧,可谓完美契合。值得一提的是,《海阔天空》被不少广东网友亲切称之为“省歌”,这种“调侃”恰恰是一种生动注解。
海天一色,时空绵延。2019年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联合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当时针指向2025年,当“三地同办”照进现实,当十五运会开幕式进入尾声,由周深和单依纯倾情演绎的主题歌《天海一心》,以柔美舒缓的节奏带来极致浪漫,“海”与“天”的意象组合极具话题张力。从“水舞台”,到“同心圆”;从“深海取火”,到“踏浪传炬”;从“因水而生”,到“因海而盛”;从“海阔天空”,到“天海一心”……其中有何寓意?呼应了哪些主题?“根本就不用太多的解释”。
一首热烈激昂,一首空灵婉转,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天海一心》听上去轻盈如水,却足以击中人心、“后劲很大”。就像“一滴水”的力量或许很小,但“一滴一滴”汇合起来,带着大湾区的开放与包容,“一起融入大海”,就是碧波万顷、生生不息。透过那些跳动的音符,可触体育脉搏,感湾区律动,憧民族愿景,听时代心声,看见每一个奋斗的身影,每一颗跨越巅峰的心。
同梦同圆,湾区交响。无论是粤港澳三地歌手齐唱粤剧《彩云追月》,还是刘德华压轴登场演绎《中国人》,或是三地代表团共同入场时现场响起《我和我的祖国》,这些注定难忘的瞬间无不昭示我们:一家人的盛会,就该热热闹闹、相知和鸣;一家人的未来,就该同心协力、同频共振;“海阔天空”的梦,就该“天海一心”地圆。(钟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