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评论专栏 >《科学时评》>正文

女子踩到化骨水去世,危险化学品监管要严起来

 2025/9/17 8:55:45 《科学时评》 作者:红网 梁勇 我有话说(0人评论) 字体大小:+

梁勇

据大象新闻报道,近日,杭州余杭闲林街道办事处发布情况通报称,涂某某(女,52岁)在进入闲林中路附近空地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中毒,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于2025年9月14日凌晨不幸身亡。公安机关在接警后第一时间介入调查;生态环境部门已按规范完成现场无害化处置;街道正在全力推进善后处置工作。目前,事发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涂某某踩破拆迁空地上遗留的氢氟酸容器中毒身亡后,警方随后又在该地挖出两壶同类危险化学品。这意味着出现在身边的此类化学品就不只是极端特例。尤其值得警惕是,电商平台在公然出售“氢氟酸溶液”。搜索发现,不少商家以“玻璃清洗剂”之名销售氢氟酸溶液,商品展示页面轻描淡写地提示“佩戴手套”,但对其致命风险讳莫如深。

据悉,氢氟酸绝非普通化学品,而是急性毒性最高级别的危险物质,皮肤接触即可致命。对此类化学品的管理和保存,有严格要求,必须密封于塑料容器并配备全面防护。然而在现实中,它既可能被随意遗弃于无人看管的拆迁荒地,也能以“家用清洁剂”身份随意流入寻常百姓家。这种被称为“化骨水”的隐形致命物质,管理购买如此粗放,暴露出织密危险化学品监管网还有较大空间。

公安部发布的《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规定,禁止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生产、买卖、储存、使用信息。氢氟酸属于危险化学品,电商平台不能为其交易大开方便之门。但目前氢氟酸溶液在电商平台不难买到。而销售该溶液的平台并未进行足够风险提示,仅说明“戴好手套、棉签蘸取;不可与皮肤直接接触,如若接触到皮肤,立即用清水清洗”,未提及要在通风、戴安全面罩的情况下使用,也并未提及剩余试剂的保存问题。平台放任危险化学品出售,实际上等于已经将重要的监管责任轻轻放下。

拆迁空地长期未封闭管理、危险废物未被及时发现处置、网络平台违规销售高危化学品……这些漏洞本应通过常态化监管被逐一堵塞。眼下正在征求意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明确提出电子标识和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恰是对这类乱象的制度性回应。因此,有关地方和部门应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真正实现从生产、运输、存储到废弃处置的全程可追溯监管,杜绝类似悲剧重演。

每一起类似悲剧,都是沉重的警示。每一个被乱丢的化学品容器、每一笔轻易成交的线上危险品交易,都可能成为潜伏在我们身边的隐形杀手。唯有压实企业、平台与属地责任,把安全防线前置到日常的每一环节,才能避免“事后又从土里挖出两壶酸”的惊心场面再次发生。

安全不是事后补偿,而是不容退让的前置责任。对危险化学品“零容忍”,才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梁勇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