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女生宿舍内分娩,高校婚育支持短板亟待补齐
梁勇
9月17日,甘肃兰州有网友拍视频称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一大二女生9月12日疑似在宿舍内分娩,引发网友热议。视频中,有人被担架抬出,疑似一名婴儿也被抱走。该校值班人员回应记者称,女生和婴儿平安,事件正在调查中。此事引发关注。
虽然事件还在调查中,但校方回应“女生和婴儿平安”,说明网络所传属实。尤其“平安”二字让人稍感宽慰。
女生寝室生娃,让人想象的空间过大,难免会引发各种议论。然而,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达到法定婚龄的大学生完全享有结婚生育的权利。即便未婚生育,也同样受到法律保护。因此,我们应该清楚,生育是法律赋予每位公民的权利,女性生育不应因身份或场所而受到非议。
目前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已不再对大学生结婚生育设限。在校大学生只要符合民法典规定的结婚条件,便可登记结婚,婚后也能继续完成学业。2007年,《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强调,各高校要建立在校学生婚姻状况登记备案制度,及时掌握在校学生结婚情况。这意味着已婚大学生可合法生育。而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
不过,《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提到,“教育在校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学业,慎重考虑结婚、生育问题”,这表明国家虽尊重大学生生育权,但并不鼓励在校期间生育。
目前,大学生在校期间生育,已经不是个案。网上相关报道屡见不鲜。然而,种种迹象显示,不少高校在应对这一问题时,似乎缺乏相应的配套策略。尽管大学生在校生育群体规模不大,但高校有必要将恋爱、婚姻、生育选择纳入教育内容,为大学生提供婚姻、家庭和生育方面的专业咨询与帮助。
目前,大二女生寝室生娃事件,学校正在调查。但事件的出现,至少从两个方面反映学校婚育支持存在短板。
一是,学校的婚育教育是否到位?无论该女生是有意隐瞒怀孕情况,还是确实浑然不知自己已怀孕,都暴露出学校相关教育咨询存在明显短板。高校应采取多种方式普及婚育教育,通过专题讲座、在线课程、同伴教育等,并将其有机融入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中。同时,搭建隐秘、专业的咨询渠道,让学生能毫无顾虑地获取相关知识和帮助。
二是,生育支持保障措施是否到位?这既包括制度层面的规范建设,也涵盖硬件设施的完善和人文关怀的提供。目前,许多高校尚未建立健全的学生生育支持保障机制,导致学生在面临生育问题时孤立无援,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度支持。学校应规范生育报备、咨询、休学、复学等流程;配备必要的医疗应急设施设备和药品;建立隐私保护机制,避免学生遭受不必要的困扰和歧视。
大学生在校期间生育,虽然不是普遍问题,但也仍然是有较高概率出现的事件。学校对此应该未雨绸缪,建立完备已婚育支持体系,而不是仅把其当成危机事件进行处置。毕竟,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大学也有责任。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梁勇